根据意见稿,完善的内容主要括动态调整优化目录、切实保障生产供应、全面配备优先使用、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等。
▍三年调整一次目录
根据意见稿,将完善基药目录管理机制。优化目录遴选调整程序,原则上三年调整一次。
对于基药目录的调整,大家很自然会想到扩容,这也是目录从2009版,到2012版,再到2017版都在体现的特点。
实际上,说了是调整,肯定是有调入和调出的。意见稿提到,优先调入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成本效益比显著等药品,重点调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可被成本效益比更优的品种所替代等药品。
此前,据知情人士透露,有关部门针对基药目录调整的问题,组织了一次内部研究会,会议涉及消化、呼吸、感染、神经、心血管、内分泌、肿瘤、血液、儿科等类别。可见,这些类别很有可能是扩容的重点。
虽然,如今的两保合一、分级诊疗、基层配备使用一定比例非基药等政策,可能对基药目录的作用有所削弱。但是,大家要知道,分级诊疗,关键是基层首诊。能够进入基药目录,意味着获得了基层营销的资格,将有希望为产品的销量带来推动作用。
▍报销比例,高于非基药
意见稿还提到,对临床诊疗用基本药物,经过医保部门的程序之后,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药。此外,通过财政全额保障或医保全额报销等方式,选择部分基药向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免费提供。
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自2009年建立实施至今已有9年。近年来,安徽、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已先行尝试针对部分慢性病人群需求,将基本药物作为公共产品以全额保障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真正实现基本药物公平可及、人人享有。
据相关统计,在发达国家70%以上的药品,都是通过报销计划和其它机制由公共机构资助的。例如澳大利亚药品保险补助制度,就覆盖了市场上90%的药品市场。
近两年,有不少人认为,基药目录在医药市场的重要性似乎不如从前。而对于那些并不一定需要基药身份的产品来说,能够安全呆在医保目录,才是王道。
除此之外,多数人认为,基药不再强制规定,基层配备一定比例的非基药,将要颠覆以往的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竞争格局。
在笔者看来,一旦基药的医保报销比例比非基药要高,且部分基药在全国范围免费提供,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将给目前的医药市场格局,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影响。
到时候,你还会觉得,基药目录不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