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药行业协会张忠辉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 “一链四极” 战略为核医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四川依托核资源优势与科研基础,已在医用同位素国产化、放射性药物研发、高端核医疗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华西医院核医学科现已开展超过40项核医学特色影像检查项目,SPECT/CT检查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成都纽瑞特30MeV质子加速器填补国内空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率先开展镥-177治疗等。面对全球竞争,张忠辉呼吁各方凝聚合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筑牢安全根基,推动产业协同创新与普惠发展。
主题演讲环节,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核医药产业分会会长、华西医院核医学科田蓉主任以《四川核医学发展现状》为题发表演讲。她指出,四川核医学学科建设增速全国领先,2020-2023 年新增科室数量居全国首位,拥有医用回旋加速器数量全国第二,核素治疗量达3.6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田会长强调,四川在镥-177、锕-225 等靶向治疗领域临床转化成效显著,但仍面临学科分布不均、基层普及不足等挑战。她建议加强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向基层转化,提升核医学诊疗的可及性。
会上,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海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分别围绕核医学影像设备研发、回旋加速器技术、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及质子加速器进展等主题发表演讲。

随后,川大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主任、省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余洛汀教授主持了“核医药产业链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圆桌对话环节。省医药行业协会核医药产业分会会长田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产业开发部主任赵海江、玖谊源粒子科技副总经理朱志成、海枫生物常务副总经理于源、纽瑞特医疗总裁蔡继鸣等嘉宾,就“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核心技术攻关、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问题展开深度讨论。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加速了科研成果向临床和产业转化,深化了医工融合发展,推动了核医药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为四川核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